一、老赖就是没钱还会怎么样
倘若被判定为“老赖”(失信被执行人)且确实无财力偿还债务,依旧会遭遇诸多法律层面的后果。
其一,在信用惩戒方面,其个人信用会遭受损害,在信贷领域、出行方面(像限制乘坐飞机、高铁等这类高消费行为)以及招投标等诸多社会经济活动中都会受到限制。其二,法院会持续对其财产状况予以监控,一旦察觉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诸如继承遗产、接受赠与或者其收入有所增加等情形,就会即刻恢复执行程序。此外,“老赖”的行为有可能对其家人产生影响,比如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可能会受到限制。总而言之,即便当下没钱偿还,也不能躲避履行债务的法定责任,应当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,像如实申报财产等。
二、老赖无钱偿还法律有何强制手段
针对老赖无钱偿还的情况,法律有多种强制手段。首先,可查询、冻结、划拨老赖的存款。法院有权向金融机构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,对其名下银行账户等进行相应操作。其次,查封、扣押、拍卖、变卖老赖的财产,包括房产、车辆、贵重物品等,以拍卖变卖所得清偿债务。再者,强制老赖交付财物或票证,若涉及特定财物或票证,可强制其交出。
同时,还可限制老赖的高消费及有关消费行为,如禁止乘坐飞机头等舱、高铁一等座,限制在星级以上宾馆、酒店等场所进行高消费等。情节严重的,可对老赖予以罚款、拘留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如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。这些强制手段旨在督促老赖履行义务,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。
三、老赖若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怎么办
若老赖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,执行程序可能会出现不同走向。首先,法院会通过多种查控手段,如查询银行账户、房产、车辆等信息,核实其财产状况。若确认无财产,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,但这并非意味着案件就此结束。
一旦发现老赖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,无论是债权人发现还是法院依职权发现,都可申请恢复执行程序。同时,老赖仍需承担持续的法律责任,其在限制消费令等约束下,诸多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会受限。而且,若老赖存在转移财产等逃避执行的行为,即使看似无财产,一旦被查明,法院将依法对其采取罚款、拘留等措施,情节严重的,还可能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的刑事责任。